2022年9月22日,中國北斗應用大會“北斗時空信息服務全球可持續發展”分論壇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成功舉辦。
本次論壇邀請了多位業內重量級專家,分別來自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學會(ISPRS)、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北京建筑大學、湖南聯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天際航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斗天下衛星導航有限公司、中測國際地理信息有限公司等來自科研院所和知名企業。他們從北斗信息安全、文化遺產時空信息、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安全、實景三維地理、跨境貿易溯源、公益訴訟以及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學會業務主題等多個角度分享寶貴經驗,多視角、多維度地展示“北斗時空信息服務”在全球可持續發展當中的重要作用,為推廣“北斗應用”服務國家戰略、助力全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借鑒。
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從2018年底開始為“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地區提供服務,2020年完成全球星座部署并正式開通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國際化服務能力不斷提升。為了推進衛星導航定位服務的國際化發展,特別是支持北斗系統的國際化應用,中位協于2020年6月批準成立了國際時空信息綜合服務專委會(掛靠中測國際地理信息有限公司,北京建筑大學為秘書長單位),圍繞北斗系統的國際化發展,開展時空信息綜合服務發展戰略、方針政策、管理辦法研究,組織國際國內學術交流及技術推廣,以此促進相關新技術、新產品、新成果的國際化發展與應用。
中位協常委副會長、秘書長劉大可蒞臨現場并致開幕詞,她表示:時空信息綜合服務專委會是中位協最有活力的專委會之一,已經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在過去的一年里,專委會推進了基于時空信息的“數字+文化”平臺(D-Culture)建設;“數字+中歐鐵路”平臺(D-CE Railway Express)建設;“ 一帶一路”北斗高精度位置與時間公眾服務平臺建設;“北斗+區塊鏈+產業”的進一步嘗試;利用“北斗+區塊鏈”技術,推動農業和養殖業的產業升級,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發展;開展“北斗+”國際大學生競賽、學術交流會等。通過平臺建設,將北斗與其他數字技術進行融合,推動各行業領域產業的發展。通過組織國際國內學術交流及技術推廣,促進相關新技術、新產品、新成果的國際化發展與應用。
中位協國際時空信息綜合服務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絲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閆立金在致詞中指出,今年是中國東盟全面戰略伙伴關系開局之年,也是《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生效之年。隨著RCEP的落地實施,東盟區域市場將更加開放,經貿合作將更為便利,這也為深化北斗國際化應用與合作開創了新的空間。以北斗導航定位服務為主的“創新合作”,將會成為中國面向東盟衛星應用國際合作,促進與東盟國家在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發展的大好時機。以北斗導航技術為主的數字技術賦能數字經濟、推動著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以及東盟國家綠色可持續發展。
隨即,各位發言嘉賓相繼進行了精彩的報告及交流。
中國絲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絲路發展基金董事局主席、絲路國際公益基金理事長閆立金博士做“地理信息與衛星導航安全立法保護與價值體現”報告。
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陳富龍研究員做“一帶一路文化遺產時空信息感知與監測評估”線上報告。
北京建筑大學郭賢博士做“中歐鐵路沿線生態環境變化監測分析與位置服務”線上報告。
湖南聯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曾國良總經理助理,正高級工程師做“北斗+基礎設施安全監測系統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報告。
武漢天際航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產品總監羅干做“基于北斗的實景三維地理實體構建技術與應用”報告
北斗天下衛星導航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仕儒做“基于北斗和遙感技術的公益訴訟時空數據服務平臺”的報告
中測國際地理信息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強做“跨境貿易中的北斗時空溯源技術及應用”的報告
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學會秘書長蔣捷做“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學會業務主題中的位置服務”線上報告。
分論壇由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國際時空信息綜合服務專業委員會主辦,中測國際地理信息有限公司承辦,并得到了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的大力支持,同步使用騰訊會議和微信直播對會議進行實時轉播,反響熱烈,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等多個公眾號和媒體都進行了宣傳報道。